3月16日,浙江省高规格召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杭汽轮集团“双榜齐名”,分别荣获浙江省“雄鹰行动”培育企业和浙江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制造业先进单位称号。
在会前现场,杭汽轮集团党委委员、杭汽轮股份公司总经理叶钟向省委书记车俊、省长袁家军等省市领导和专家学者等全面展示了全球最大功率等级的150万吨乙烯工程试车成功的场景,并重点介绍了杭汽轮近年来首台套产品及5G+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他说:“大连恒力2000万吨/年炼油一体化、150万吨/年乙烯装置都是当时的全球最大单线流程,杭汽轮在工业驱动领域数十年的市场积累和技术底蕴,使我们一直肩负着‘驱动工业文明、永续中国动力’的使命,砥砺前行,为祖国在工业驱动领域持续打造国之重器”。杭汽轮作为浙江省重要制造业单位之一,将持续提升产品技术,为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作出贡献。
拉高标杆开创首台(套)、抢占制高点;匠心磨砺打造国之重器、书写新篇章,一直是杭汽轮不懈的追求和奋斗。多年来,杭汽轮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汽轮机制造企业,为国家炼油、化工、冶金、电力等重要支柱产业累计提供汽轮机近万台,其中出口机组千余台。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9%,在国外市场占有率达25%,为我国炼油及炼油化工一体化装置工业汽轮机实现了从依赖进口到完全国产化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也是国内能与西门子、GE、三菱等国际巨头实现同平台、同领域、同价格竞争的企业。
破垄断、抢占制高点
2018年,在恒力石化4000万吨/年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中,杭汽轮与三菱、西门子等国际名企的角逐中,将该项目的93台工业汽轮机全部收入囊中,其中包括150万吨/年乙烯装置中的关键装备——驱动裂解气压缩机用10万千瓦等级汽轮机,在实现国家“十三五”重大技术装备的突破中,抢占了全球工业汽轮机的制高点。
“一枝独秀”“独领风骚”,是杭汽轮在煤化工领域风采的又一展现。在与“煤制”结伴的油、天然气、甲醇、烯烃、醇醚等系列和化肥、尿素等化工产品中,拥有了杭汽轮提供驱动工艺压缩机的全部工业汽轮机解决方案。杭汽轮10万等级空分装置驱动汽轮机,先后在神华宁煤和宝丰能源项目现场投运,打破曼透平、西门子在大型空分上的垄断,有效实现了技术突破和外汇节约。
在热电联产、光热发电、电站给水泵、余热利用、核电等绿色动能的转换中,也是杭汽轮以国内的一个又一个国内第一,为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向全球化服务型制造转型
2019年,杭汽轮前瞻性部署了“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透平项目的研制工作,又是一项开拓的创举。这个项目不但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而且广泛应用在常规电站、太阳能发电、余热发电、垃圾发电等绿色能源领域,杭汽轮瞄准科技前沿,力争加快填补国内市场的空白,实现国际领先水平。
以“高端化、轻量化、集装化、智能化”为核心大力度投入研发,杭汽轮已建立和完善了10万千瓦等级工业汽轮机技术体系,实现工业汽轮机技术拓展到输出功率20万千瓦,进气温度565℃,进汽压力16.6MPa,抽排汽压力7MPa,拥有上千种机组型号,有效实现以制造加工为主的“躯干型企业”转向以创新设计和生产为主的“大脑型企业”,在加快全球化服务型制造转型中,努力实现“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驱动服务商”的新愿景。
为振兴民族制造业贡献力量
燃气轮机被誉为“高端装备制造皇冠上的明珠”,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装备,但是面对核心技术难以突破的顽固堡垒,杭汽轮人不畏艰难险阻,勇于担当作为,在服务国家大战略、振兴民族制造业中,吹响了坚决打赢燃气轮机“全面战、攻坚战、持久战”的号角。
2014年,杭汽轮成立燃机专职研发团队,启动总投入约12亿元的50MW等级自主燃气轮机研发与试制项目,形成接近或优于国外同级别产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50MW(F级)分布式能源用燃气轮机。为了加快研发进程,杭汽轮先后牵头成立了浙江省制造业创新中心(首批三家之一)、浙江省重点产业技术联盟(首批)和浙江省首家围绕国家“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需求,产学研联合举办的省属事业单位——浙江省涡轮机械与推进系统研究院,集合“政产学研用”的力量,积极实现产业协调创新。
自2018年4月,杭汽轮提出的燃机研发总体方案和技术路线图通过了专家方案的评审后,现在正在按照倒排时间表要求的时间节点进行迭代,工艺攻关,加工制造和试验等工作,燃气轮机自主化研发进度已居国内前列。在完成首台燃气轮机样机部件的制造和总装,预期到2022年底,杭汽轮将在燃机自主研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填补分布式能源用小型燃气轮机、弥补我国在民用中小型燃机核心技术上的短板书写新篇章。
“无限风光在险峰”,在融入浙江省“雄鹰行动”和杭州市“新制造业计划”的进程中,杭汽轮集团将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前行、勇立潮头、不断抢占制高点,努力铸就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