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装备制造专家委员会五次会议召开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杭州装备制造专家委员会五次会议召开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22-04-15 * 浏览 : 0

2021年11月22日上午杭州装备制造专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楼会议室召开。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潘柏松、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傅建中、杭州制氧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韩一松、杭州制氧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池雪林、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孔建强、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陈伟强、杭州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正刚、杭州东华链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叶斌、杭州中能汽轮动力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锡明、杭州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焊接主任工程师朱力刚、南方中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赵才甫、中控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潘建生、杭州市机械行业协会秘书长陶自平等参加了会议。

会上,韩一松作了以智能制造为主题的主旨演讲。韩总结合杭氧生产经营的实际,谈了杭氧在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方面的做法和经验。他说,杭氧在对智能制造运用中坚持要紧密结合生产的实际,要采取管用的智能制造方法来解决问题。韩总还对生产、销售、质量监控大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研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会上与会专家进行了工作交流发言。潘柏松强调了数据收集管理使用的重要性。他说,数据是非常重要的资源,要提高数据分析对促进提高管理水平程度的必要性认识。要把数字管理融合到技术管理中。要通过对大设备使用数据分析来改进工艺,并能提升到国际一流水平。傅建中谈了对建设“未来工厂”和“产业大脑”的看法。他说,杭州市对“未来工厂”和“产业大脑”的建设很重视,我们机械行业杭汽轮、杭氧、杭叉等企业在为实现“未来工厂”目标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现在对“未来工厂”和“产业大脑”还仅是处在一个探索阶段,在智能制造和大数据采集运用等方面还要继续不断深化。傅建中表示,浙大机械学院愿意和企业在培养技术型人才方面加强合作,尤其是在培养智能制造方面的人才定会尽到一份力量。李正刚说,新松公司虽然有相对独立特点,但是在智能制造和机器人制造方面还是和信息化有着很重要的密切关系。他认为,对信息化要看做是一种手段来为生产经营服务好,扎扎实实从做好每一件事情入手,力争取得成效。陈伟强说,采用5G技术非常管用。杭叉生产数据通过5G技术将大数据保存利用,在生产管理中发挥出较好的作用。池雪林说,智能制造还应体现在智能服务上,对设备生产和销售全过程,通过二维码扫描就可清楚设备的性能等信息,对后期设备的维修等都会将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赵才甫介绍了国内外水泵生产的特点后说,要增强“自我学习、自我优化”的能力,将智能制造和水泵产品的制造相融合还要继续努力,不断摸搜实践经验。孔建强说,杭汽轮必须要朝着高端装备制造的道路前行,就要走好创新精品路子。杭汽轮在研制燃气轮机上投入巨大,已经试制出了样机,但还要经过更加严格的检测等环节。杭汽轮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的力度,力争取得政府的大力支持而获得成效。李锡明对有毒有害喷漆生产过程中如果采用“喷漆机器人”很感兴趣,他说用机器人替代人工油漆作业,可以大大减少人工身体伤害的程度。他对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生产设备的问题也谈了看法,对客户反馈回来的设备使用等信息,能让企业开出问题研判的清单,帮助客户解决。这也是中能公司下一步将要下功夫做好的工作。李总还谈了在管控产品过程中采用“宪兵监管”办法来严格质量管理的经验。叶斌说东华链条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投入早,供应链各道工序95%以上都规范了数字化监管手段。

陶自平秘书长在会上组织学习了《关于组织实施2022年度生产制造方式转型示范项目计划的通知》精神。他说,我们机械行业的企业要做到三个下功夫。要在实施数字化技术改造和建设工业机器人、使用自主可控的关键技术装备、工业软件、信息安全系统、系统解决方案等建设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下功夫。要在企业服务型制造转型,探索开展供应链管理、网络化协同制造、提升生产方式转型服务能力,聚焦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应用,支持企业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下功夫。要在节能减碳(绿色化)技术改造、运用先进工艺、技术、装备,实施节能减碳技术改造及资源综合利用、能源系统优化、能源梯级利用、绿色能源推广应用改造下功夫。他说,要下足以上功夫,面临的挑战还是巨大的,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在政府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发挥我们专家委员会的协作优势,加强合作和交流,为进一步推进杭州市装备制造业向前发展而作出新的贡献!

会前,与会专家饶有兴趣参观了杭叉集团产品展示。(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