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大家上午好。我受理事会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
一、杭州市机械装备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首先介绍一下2018年我市装备制造业情况:实现增加值1531亿元,同比增长9.3%,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5%。
一年来,我市加强对装备制造产业的运行监测和分析,及时了解重点企业、重点行业与重点平台的经行情况,强化协调服务工作。为客观真实反映我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针对部分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未列入统计目录的问题,与省经信委、省统计局及市统计局等部门沟通协调,取得了省级部门的认可与支持,同意将海康威视、新华三、大华科技等纳入到高端装备制造业统计目录,全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完成8%的增长。
同时,我市抓住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国家战略,认真落实国家、省里的政策要求,制定《杭州市关于加快军民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对企业获得军工四证、军民融合示范企业、示范基地等给予政策扶持,提高“民参军”积极性,进一步夯实我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础。一是加强产业对接。组织召开我市军民融合企业座谈会,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组织重点军民融合企业参加2018年第四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装备成果展。组织企业参加首届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应用大赛,我市共有35家企业49个项目参赛,其中9个项目进入决赛,占全省决赛项目的60%,荣获一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五个优胜奖。推荐12家企业33个项目申请列入工信部军民融合产业目录。二是精准协调服务。积极为民参军企业铺路搭桥,加大企业保密资格的认定,全年共完成34家企业“军工四证”的认定工作。推荐17家单位参评2018年省级军民融合示范企业,推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1家单位成为我省2018年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三是推进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根据省、市主要领导的批示精神,积极协助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做好C929大飞机辅助发动机项目、翎客航空以及光大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等商业航空产业落户杭州。
其次是会员单位在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方面也取得新成效。在2018年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流体机械展览会(IFME)上,杭氧展示了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6套神华宁煤十万空分设备,展示了在与国际空分巨头公司同台竞技中,杭氧工业气体板块的新突破、新发展。杭汽轮完成了国内最大的三套乙烯装置汽轮机组本体安装任务,这也是超百万等级乙烯装置国产化的首创。杭锅成功交付巴基斯坦必凯项目和百路凯项目,意味着的循环余热锅炉在国际市场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大型联合循环电站设备国产化奠定了扎实基础。CVT变速箱的核心部件“CVT链条”,之前全部被国外企业垄断,华东链条“十年磨一剑”,终于成为全世界三甲之一。杭叉智能凭借业内首创的窄巷道高举升AGV,获得了“中国物流技术装备金智奖”。金火集团完善创新研发体系,通过一年努力,多面切削机床从传统的机械式升级到万向节,最后达到数控操纵,实现了质的飞跃。杭电股份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合作研发的石墨烯电缆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双方合作研发的石墨烯电缆样品,正在澳大利亚进行官方测试。接下来,双方研发的重点将从实验室样品转向产业化论证阶段。
其三是今年1-6月装备制造业基本情况:高端装备产业实现增加值308.44亿元,同比增长2.6%。低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3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绝对值位居全省第二(宁波568.25亿元),增速全省倒数第二(宁波1.2%)。从产业运行态势看,呈逐月下降趋势,预计6%的考核指标难以完成。1-6月,机器人产业实现增加值46.27亿元,同比16.7%,通过努力,预计有可能完成100亿元的考核指标。1-6月,电气机械实行主营业务收入608.96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增加值113.44亿元,同比增长5.1%。预计有可能完成1300亿元的目标有难度。
二、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协会工作回顾
2018年协会在杭州市经信委领导和法规处、装备处的指导下,在杭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的监管下,按照协会章程和全年工作计划,紧紧依靠各会员单位的大力协作,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现汇报如下:
1、认真召开协会二届二次会员大会。杭州市机械行业协会二届二次会员大会于二○一八年九月二十七日召开。会议由副理事长、机械科学研究院浙江分院院长许岚主持。杭州市经信委装备制造处处长魏兆宏、协会会员单位和特邀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共六十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理事长、杭州制氧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明代表协会二届理事会作了题为《砥砺前行,再创佳绩》的工作报告。蒋明在报告中简要介绍了我市装备制造业经济运行状况和回顾了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协会工作。副理事长、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光作了《杭州市机械行业协会二○一七年财务收支情况报告》。会议审议表决通过了上述两个工作报告。
会员大会前,协会召开了二届二次理事会。理事会审议了《协会二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协会二○一七年财务收支情况报告》;讨论通过了调整秘书长人选等事项。
2、组织召开了杭州装备制造专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2018年4月13日在杭氧临安生产基地组织召开了杭州装备制造专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装备处处长魏兆宏、杭州装备制造专家委员会各位专家及代表出席了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和代表观看了由中央电视台摄制并已经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过的八集大型纪录片《大国重器(2)》第四集“造血通脉”录像片。杭氧设计院院长韩一松博士向专家和代表汇报了研制十万等级空分装置的心得体会。会议围绕杭州装备制造业参与市场竞争和向高端装备制造业迈进的议题,专家和代表结合各自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会议一致认为杭州装备制造业也要继续努力拼搏,不断创造出更多的“大国重器”,为装备制造业高质量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以更好地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2019年8月6日杭州装备制造专家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机械楼会议室召开。杭州市经信局高端装备处副处长谢利民、杭州装备制造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学院院长姚建华、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学院党委书记潘柏松等20多名领导专家出席。会议由杭州装备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周智勇主持。会上,姚建华院长详细介绍了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基本情况和所取得的成就。他说,学院以“敦仁通变”为院训,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立足浙江、对接区域、走向全国、面向世界”为宗旨,为建成国内知名的、区域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学院而努力奋进。他表示,愿意和企业加强联合,共同培养出企业所需的技术型人才和为企业的经济建设发展提供一流服务。
韩一松博士在会上就工业智能化作了主题发言。与会各位专家结合企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着重谈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举措。协会秘书长陶自平就建立健全院校与企业的联合机制,有助于培育企业的高技术人才队伍,有助于推进企业在高端技术领域里克难攻坚和取得成效的议题也作了发言。
谢利民副处长代表杭州市经信局高端装备处简要介绍了杭州市经信局前段时间的机构改革情况和上半年杭州装备制造业经济运营的基本情况,并对协会及会员企业为推动杭州装备制造业向高质量发展所作的成就表示充分肯定,同时提出五点要求:一要坚定振兴装备制造业的信念;二要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三要加强协调合作;四要主动参与杭州市重大的工程建设;五要做好建言献策工作。
会上,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委派代表,前来与各位专家会面,并借此机会,聘请杭州装备制造专家委员会全体委员为浙江省数字经济学理事、智能制造委员会委员。会议期间,全体与会专家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浙工大激光先进制造研究院。
3、联合召开“企业经济形势座谈会”。二○一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杭州市经信委装备制造处和协会联合召开了“企业经济形势座谈会”。杭州市经信委装备制造处处长魏兆宏、副调研员金永玲和杭氧、杭汽轮等14家会员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协会秘书长陶自平主持。会上,各参会代表简要通报了今年以来本单位经济运行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2019年的基本工作思路。魏兆宏处长通报了本市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他强调,在2019年,我们要进一步以习总书记对振兴装备制造业一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坚定信心,增加动力,坚定不移将杭州市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局面。
4、做好协会的宣传舆论和为会员单位服务工作。协会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做好行业信息和政策法规收集利用工作,及时将行业信息和政策法规在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期刊以及QQ群中公布,使企业及时掌握有关信息和政策,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好服务;年初,协会组织部分会员单位参加了由杭州市经信委牵头的“产业结构匹配问卷”活动。杭氧股份、杭叉集团、杭汽轮中能、杭轴承集团、杭汽轮股份、和利时自动化、中控研究院、杭氧透平、中控技术股份、杭州新松机器人、杭州杭发等企业填报了“产业结构匹配问卷”。2018年,协会编辑刊印了《杭州机械》第8期和第9期,及时宣传报道各会员单位员工在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黄山市融入杭州都市圈产业对接工作,3月6日协会配合组织了部分会员单位代表赴黄山市参考察,并参加了黄山市经济发展融入杭州都市圈产业对接会。
5、做好教育培训等工作。(1)2018年10月下旬由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阿里云大学承办的两期新制造—装备制造高级研修班正式开班。协会所属的会员单位派出了34位学员参加了研修班三天紧张而又充实的学习。在短暂的三天学习中,通过课堂听讲和实地参观、互动交流,做到了学有所成。阿里云大学派出了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老师给学员们进行了生动的讲授和辅导。为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灵动性,培训班组织了学员相互问答、作业展示、成果展示等,并用积分制评比来体现学员的学习实效,受到了学员的欢迎。(2)为加强协会工作能力建设,协会工作人员参加了由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局组织的党建工作和各项业务培训活动。(3)协会参加了由市民政局牵头组织的助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向贵州省榕江县黔东南州捐款3千元人民币,荣获中共榕江县委、榕江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助力脱贫攻坚优秀单位”称号和杭州市民政局、黔东南州民政局颁发的助力黔东南州脱贫攻坚行动“荣誉证书”。(4)2019年5月,协会根据浙江省经信厅的要求,组织杭汽轮、杭氧、杭锅、华立科技、钱江电气、杭齿、中控科技、东华链条、杭机股份、南方中金等企业,收集2014年至2016年企业发展的历史资料,并按时上报给省经信厅高端装备处,以用于编写《浙江通志·机械工业志》一书。
6、认真做好年度会费收缴使用管理工作。协会按照上级主管单位有关社团组织收缴会费的文件精神,并根据协会二届一次会员大会通过会费收缴新的标准,进一步协同各会员单位做好了全年会费收缴工作。2018年在协会秘书处积极沟通下,在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会费收缴情况良好,会费收缴率达到90%以上,使协会工作得以正常开展。协会严格按照协会章程和财务支出的规定,以协会开展活动的内容要求为基准,勤俭节约,节省开支,切实做好协会费用的支出管理工作。去年12月下旬,协会根据杭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的要求,对协会会费上缴使用管理工作进行了自查,并填写了《自查自纠表》,无任何异常,并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三、今后一年的工作打算
今年是建国70周年,我们国家经历了七十年的艰苦卓绝的不懈努力,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装备工业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杭州的装备工业不断奋进,尤其是最近几年在创新驱动、品牌建设、转型升级、模式应用、产能转化等方面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行业许多企业的产品成为了国家甚至是国际性的标杆。进一步加快装备制造业大发展步伐,自觉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克服经济波动等各方面的压力,为杭州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在这样的形势下,新的一年协会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重点工作。
1、调整思路,做好“脱钩”之后的工作。本协会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之后,要积极调整思路,按照“五脱钩五规范”的总体要求重点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促进行业协会治理现代化,形成主体明确、权责明确、高效可持续、纠错纠偏并问责的工作机制;二是要建立新的“链接”,积极主动与会员单位、与政府职能部门、与其他行业协会的沟通联系,拓展和巩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共进的新型关系;三是要主动“贴上去”继续加强与经信局、民政局等政府部门的联系,主动寻求政府部门的指导、帮助,要保持“脱钩不脱联”工作常态。
2、增强意识,做好会员单位的服务工作。行业协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构筑好服务平台。一是要进一步深入会员单位,了解会员的需求,特别是在产业政策、法律法规、行业动态、发展趋势、会员之间的合作协调等方面的问题,努力给与积极的服务;二是要充分利用协会的杂志、互联网、推荐会、展览展示、参观学习、教育培训等渠道,多角度、广范围宣传推荐企业新产品新成果;三是要努力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会员单位的合理诉求,特别要对接市场需求,争取市委市政府更及时地出台有利于行业和会员单位发展的新政策。
3、拓展功能,做好“三对接”工作。协会要积极与政府需求对接,即要在政府新项目的开发、行业信息汇总统计、行业普法、行业标准建设等做好信息传递、配合和支持工作;协会要与市场对接,即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协会开展新的服务项目,利用会员单位的各自优势,提供人才服务、技术服务、质量咨询等;协会要与会员单位对接,根据会员单位的需求,开展各种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活动,包括通过考察国内外先进装备制造业,突破发展“瓶颈”;通过协会专家委员会的优势,解决技术、工艺、改造、能力提升等方面的为题;通过论坛会、研讨会、发布会等扩大杭州装备工业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4、提升能力,做好协会的自身建设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政府已对行业组织、行业协会提出了新的要求,会员单位有新的期许,要不断满足各方的需求,唯有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努力学习,发挥好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积极作用。努力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尤其是要根据协会加强党组织建设的新要求,在经信局党委的领导下,完善组织构架、规范组织活动、突显协会组织的政治自觉、行为自觉;二是要进一步促进专业业务能力的提升,规范协会的运行、创新活动方法和内容、提高“脱钩”之后各个方面的调整工作,修订和完善各项制度;三是要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有效性,及时破解工作难题,加强工作协调,提高服务质量,使协会的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四、是要努力发展新会员,充实协会的力量。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新的时代新的征程,装备制造业和其它行业一样,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任。让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创新、精准施策,为加快提升我市装备制造业的新能力、新水品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一九年十一月二十日